1. 首页
  2. 新闻

阴阳怪气的「道歉」背后,是新闻从业者的一次呐喊

撰文:Babywhale,Techub News

《金融时报》昨日发布的一封以 meme 作为封面的「道歉信」,这个看到标题时候以为是《金融时报》在比特币正式突破 10 万美元之际为其之前对 Crpyto 的负面报道的反思。但如果你深读了这篇阴阳怪气的短文就会发现,与其说是道歉信,这更像是善良的新闻从业者对不公的反击。

《金融时报》在道歉信的第一段写到:

《FT Alphaville》的常客可能会形成这样的印象:其作者,无论当下的还是过往的,对加密货币,尤其是比特币,都持怀疑态度。这是正确的。

这已经非常明确得表明了他们的态度:对加密货币,尤其是比特币持怀疑态度,从比特币 10 美元到 10 万美元,他们从未变过,而且至今他们依然认为「这是正确的」。

FTAV 在 2011 年 6 月至今的内容可能传达了这样一种观点:比特币是一场负和博弈,其协议设计得非常「聪明」,理论上可用作记账,但作为传统交易手段却效率低下,作为价值储存手段也存在问题。我们的帖子可能还宣传了这样一种观点:比特币的价格是一个可以被任意炒作的指标,与代币可能具有的任何效用无关,因为复制该代币提供的效用是太容易了,因此任何内在价值都来自基础设施的沉没成本以及无形资产,例如监管默许、与主流金融系统的互联互通(曾被认为是「解药」)以及「成为第一个」在「纪念品」方面的吸引力。

我们支持每一条内容。

这里关于 FT 观点的对错我们先按下不表,先来看最有意思的最后一段:

如果您在过去 14 年中的任何时候根据我们的报道选择不购买「纸面价格」上涨的商品,我们深感抱歉。「纸面价格」的上涨是好事。如果您误解了我们对加密货币的愤世嫉俗态度,认为这是对传统金融的支持,我们深感抱歉,因为我们也讨厌这种行为。

如果您对「讽刺」有哪怕一点点的理解,那么就会知道,FT 此篇「道歉信」并非真正的道歉,甚至都不是针对加密货币本身,其真正针对的,是吃人不吐骨头的「金融」。

金融是好是坏?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。作为当前人类社会规则的一部分,金融确实是经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件,在一个以货币为核心的体系里,借贷、保险等一切皆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护。

但另一方面,这一切也成为了少部分人控制大部分人的工具。银行家们创造了无数高价值的「商品」让资金流动,比如房屋。他们创造了股票、期货、大宗商品、贵金属的交易所,让无数人趋之若鹜,让无数通过辛勤劳动产生的价值投入到无底洞般的零和游戏中,通过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「韭菜」:那些根本不知道他们在面对什么的散户投资者。




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币市有风险、投资请慎重。
- 区块链123

相关推荐